建湖砸奥互联网商城有限公司

幾種實用的巧治瀉痢的方子

本文Tag標簽:幼兒疾病??

  瀉痢包括泄瀉、下痢,即西醫(yī)所稱的急性腸炎、消化不良、菌痢等。多分為寒濕型、和濕熱型兩種。寒濕型多表現(xiàn)為便稀色淡,多泡沫,臭氣輕,腹鳴疼痛,下痢則白凍多,紅凍少,肛門墜脹,或伴有發(fā)熱怕冷,舌苔白或白膩等癥狀。對此型瀉痢,外治法療效較好:

  1.青鹽1斤(或加香附30克搗末),急火炒爆,或加醋3兩再炒半分鐘后裝布袋,熱熨臍腹(以不燙灼皮膚為度)。每日1~2次,每次30分鐘。冷則再炒再熨,適合寒瀉痢輕癥。

  2.燈心草蘸植物油點燃,在隱白穴(足大拇趾內(nèi)側,距趾甲1分許)、長強穴、天樞穴(雙),快速地各燒一次。

  烏附膏貼治虛寒瀉

  小兒虛寒型瀉痢臨床表現(xiàn)為時瀉時止,或久瀉不止,便稀或全為不消化之食物或奶塊,面唇色白,睡時露睛,精神萎糜,形瘦畏寒,舌質淡。用烏附膏貼法是這樣的:

  取川草烏、附子各15克,雄黃6克,蔥根及葉適量,同熬成膏狀攤布。早晨飯前以少許貼小兒囟門穴、涌泉穴(雙),每日換1次,瀉止則除。

  浸足法治夏秋瀉

  一到夏秋季,2歲以內(nèi)的嬰幼兒腹瀉大為多見。臨床癥狀主要是瀉蛋花樣便,或青綠色便,或夾有乳凝塊,或夾有白色粘液,偶有嘔吐、低熱,但無脫水現(xiàn)象,精神尚可,大便化驗有脂肪球。西醫(yī)稱之為單純性消化不良。浸足法是這樣的:

  鬼針草60~90克,煎汁,浸雙足至小腿部。家長可用兩手同時摩擦小兒雙足,約20分鐘。上下午各1次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

于田县| 玉屏| 留坝县| 永春县| 吴忠市| 香格里拉县| 隆昌县| 东海县| 平山县| 荆门市| 斗六市| 龙海市| 和静县| 突泉县| 遂溪县| 马龙县| 西充县| 高台县| 彰化市| 北辰区| 吴忠市| 平湖市| 安徽省| 朝阳县| 阿拉尔市| 禹州市| 鸡西市| 红桥区| 新龙县| 洮南市| 盐边县| 门头沟区| 福建省| 台东市| 鱼台县| 环江| 武邑县| 扬州市| 桦南县| 彭阳县| 离岛区|